编者按: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院党委通过党委理論學習中心组聚会会议、教职工政治理論學習、专题党课、形势与政策课等形式,组织全院师生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深入学习,宽大师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把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作为最高追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记“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结合事情学习实际,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
中國共産黨乐成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PP电子学院 农林经济治理系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周洪文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指出:“黨的百年奮鬥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這不僅肯定了我們黨建黨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性,更是深刻總結了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的曆史成就和偉大乐成。
第一,馬克思主義是革命的理論。鴉片戰爭之後,中華民族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窘境,無數仁人志士對于民族解放和發展之路的探尋都無疾而終,唯有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中國共産黨建设,才爲中華民族的獨立息争放帶來領導力量。中國共産黨建设僅僅28年,就用革命手段將一個四分五裂、一盤散沙、飽受欺淩的舊中國,制作成了一個高度統一、民族團結、獨立自主的新中國,這在中華民族的曆史上,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國共産黨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革命能量,在于作爲其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所具有的科學性和革命性。中國革命的乐成,意味著中國共産黨將馬克思主義應用于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的乐成。
第二,馬克思主義是建設的理論。新中國建设之初,我國面臨著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落後局面。幾千年延續下來的農業系統傳統低效、工業體系幾乎空白,同時面臨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封鎖圍堵。中國共産黨人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自力重生、艱苦奮鬥,遵循馬克思主義的重工業優先發展战略,全心全意發展生産力。在第二個28年時間裏,在農業迅速發展的基礎上,建設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爲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康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爲革新開放以後的持續高速度發展積蓄了力量。中國社會主義革新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开端乐成,充实證明中國共産黨不僅善于打破一個舊世界,而且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馬克思主義不僅是革命的理論,而且是建設的理論。
第三,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我國的革新開放,理論上源于實事求是這一馬克思主義的最基础觀點。我們黨實事求是地分析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生産力和生産關系的矛盾運動,當時提出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才打開了革新開放的大門,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基本立場,又探索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门路。革新開放的四十余年,中國共産黨帶領全國人民把我國建成了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我國革新開放的巨大乐成已經證明,馬克思主義不僅其自身是不斷發展的理論,而且還是指導社會主義中國不斷發展的理論。
我們建黨100年和新中國建设70多年的曆史證明,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也只有不斷發展、不斷豐富的馬克思主義,才气指引中國。在我國的革命、建設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正是我們黨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基礎上不斷發展出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才不斷地指引我們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縱觀中國共産黨建设100年的曆史,我們黨做對了兩件事:一是堅持了馬克思主義,二是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中國共産黨爲什麽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爲什麽好,歸根到底是因爲馬克思主義行!”。事實證明,中國共産黨是馬克思主義最積極的實踐者、最忠實的繼承者和最乐成的發展者。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是中華民族的幸運,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