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
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目標偏向 爲服務國家富強民族複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4月19日,在清華大學建校110周年校慶日即將來臨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清華大學考察。這是習近平在清華大學成像與智能技術實驗室同師生們親切交談。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摄
4月19日,在清華大學建校110周年校慶日即將來臨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清華大學考察。這是習近平出席師生代表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新华社记者 鞠 鹏摄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今年是中國共産黨建设100周年,我國開啓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爲迫切。我們要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流大學,我國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國高等教育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心懷“國之大者”,掌握大勢,敢于擔當,善于作爲,爲服務國家富強、民族複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廣大青年要肩負曆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雄心、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爲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爲祖國、爲民族、爲人民、爲人類的不懈奮鬥中綻放絢麗之花
■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體系需要有一流大學群體的有力支撐,一流大學群體的水平和質量決定了高等教育體系的水平和質量。一流大學建設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职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偏向,抓住曆史機遇,緊扣時代脈搏,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花样,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産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更好爲革新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配合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廣大青年要愛國愛民,從黨史學習中激發信仰、獲得啓發、罗致力量,不斷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樹立爲祖國爲人民永久奮鬥、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要錘煉品德,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自覺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啓智潤心,加強道德修養,明辨是非曲直,增強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勇于創新,深刻理解掌握時代潮水和國家需要,敢爲人先、敢于突破,以聰明才智貢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要實學實幹,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孜孜不倦、如饑似渴,在攀登知識岑岭中追求卓越,在肩負時代重任時行勝于言,在真刀真槍的實幹中成就一番事業
■教师是教育事情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发生高水平的创新结果。大学教师对学生肩负着教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生长为全面生长的人。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要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新華社北京4月19日電 在清華大學建校110周年校慶日即將來臨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清華大學考察。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清華大學全體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致以節日的祝賀,向全國廣大青年學生致以誠摯的問候。
習近平強調,百年大計,教育爲本。今年是中國共産黨建设100周年,我國開啓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爲迫切。我們要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流大學,我國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國高等教育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心懷“國之大者”,掌握大勢,敢于擔當,善于作爲,爲服務國家富強、民族複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廣大青年要肩負曆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雄心、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爲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爲祖國、爲民族、爲人民、爲人類的不懈奮鬥中綻放絢麗之花。
上午9時30分許,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甯,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校長邱勇陪同下,首先來到美術學院,參觀美術學院校慶特別展。美術展館內,一塊塊展板圖文並茂,一件件展品各具特色。習近平詳細了解重大主題和國家形象設計作品創作、展示等情況介紹,仔細觀看展品。習近平指出,美術、藝術、科學、技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要發揮美術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術元素、藝術元素應用到城鄉規劃建設中,增強城鄉審美韻味、文化品位,把美術结果更好服務于人民群衆的高品質生活需求。要增強文化自信,以美爲媒,加強國際文化交流。
清華大學成像與智能技術實驗室建设于2001年,主要開展計算攝像、腦科學與人工智能國際前沿交织科學等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的研究。習近平來到這裏,結合展板、電子屏幕察看實驗室開展計算光學、腦科學與人工智能交织科學實驗研究和開發新科技應用場景情況,聽取實驗室理論研究、技術攻關、结果轉化應用等情況介紹。習近平指出,中國教育是能夠培養出大師來的。我們要有這個自信,開拓視野、兼收並蓄,紮紮實實把中國教育辦好。重大原始創新结果往往萌發于深厚的基礎研究,産生于學科交织領域,大學在這兩方面具有天然優勢。要保持對基礎研究的持續投入,鼓勵自由探索,敢于質疑現有理論,勇于開拓新的偏向。
清華大學主樓二層,展示了學校近年來重點教學科研结果。習近平聽取了關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助力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提高人文社會學科教育研究水平等情況介紹,對清華大學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实肯定。習近平指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门路,充实發揮科研優勢,增強學科設置的針對性,加強基礎研究,加大自主創新力度,並從我國革新發展實踐中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努力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
在主楼二层大厅,习近平看望部门老教授、中青年主干教师代表并同他们亲切攀谈。习近平谢谢在教学科研岗位上默默耕作、辛勤奉献、作出突出孝敬的老师们,向老教授们体现敬意,勉励中青年教师继续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停有新进步。他强调,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深化革新、加速创新,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科研创新结果与国家生长需要丝丝相扣,展现了清华人的勇毅和继续。面向未来,清华大学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學科建設作为生长基本,把深化革新作为强大动力,把增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的中国梦、推感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孝敬。
位于校園西北部的西體育館,是清華早期四大建築之一。在館內籃球場,校籃球運動員正在進行訓練。習近平走進體育館,同他們親切交談,並在體育榮譽室察看曆史照片、實物展覽,了解體育館保護利用、學校繼承發揚優良傳統、開展體育教育等情況。習近平体现,重視體育是清華大學的光榮傳統,希望同學們發揚好清華大學的優良學風和體育傳統,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努力成爲祖國建設的棟梁之才。
11時20分許,習近平來到清華大學西體育館後館,出席師生代表座談會。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校長邱勇、土木系教師聶建國、公管學院教師梅賜琪、工物系應屆博士畢業生孫啓明、人文學院二年級本科生李潤鳳分別發言。習近平認真聽取他們的發言,現場氣氛輕松、熱烈。
最後,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清華大學誕生于國家和民族危難之際,成長于國家和民族奮進之中,發展于國家和民族振興之時。110年來,清華大學深深紮根中國大地,培育了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光榮傳統,形成了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教書育人特色,爲國家、爲民族、爲人民培養了大批可堪大任的傑出英才。這是一代代清華人拼搏奮鬥、勇攀岑岭、爭創一流的結果。
習近平強調,清華大學的發展曆程,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新中國建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走過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極不平凡曆程,辦學規模、培養質量、服務能力實現曆史性躍升。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等教育與祖國共進、與時代同行,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
習近平指出,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體系需要有一流大學群體的有力支撐,一流大學群體的水平和質量決定了高等教育體系的水平和質量。一流大學建設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职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偏向,抓住曆史機遇,緊扣時代脈搏,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花样,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産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更好爲革新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习近平强调,追求一流是一个永无止境、不停逾越的历程,要明确偏向、突出重点。要培养一流人才方阵。建设一流大学,要害是要不停提高人才培養质量。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这个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任务,着力培养继续民族再起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构建一流大学体系。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内部各部门具有内在的相互依存关系。要用勤学科交织融合的“催化剂”,增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要害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速培养紧缺人才。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完善以康健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发生一流学术结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勇于攻克“卡脖子”的要害焦点技术,增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结果转化。要坚持开放相助。增强國際交流相助,主动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相助平台,配合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配合福祉。
習近平指出,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配合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廣大青年要愛國愛民,從黨史學習中激發信仰、獲得啓發、罗致力量,不斷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樹立爲祖國爲人民永久奮鬥、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要錘煉品德,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自覺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啓智潤心,加強道德修養,明辨是非曲直,增強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勇于創新,深刻理解掌握時代潮水和國家需要,敢爲人先、敢于突破,以聰明才智貢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要實學實幹,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孜孜不倦、如饑似渴,在攀登知識岑岭中追求卓越,在肩負時代重任時行勝于言,在真刀真槍的實幹中成就一番事業。
习近平强调,教师是教育事情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发生高水平的创新结果。大学教师对学生肩负着教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生长为全面生长的人。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要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習近平離開學校時,操場上、门路旁站滿了師生,各人紛紛向總書記問好,齊聲高喊“總書記好”、“學長好”,高呼“祖國萬歲”、“清華加油”,習近平滿懷深情地同各人揮手致意,掌聲、問候聲在校園裏久久回蕩。
丁薛祥、孫春蘭、陳希、蔡奇及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有關活動。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20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