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碚區基本情況
北碚區位于缙雲山麓、嘉陵江畔,是重慶主城九區之一和兩江新區的重要板塊,是中新戰略相助項目和重慶自貿區的重要區域。幅員面積755平方公裏,常住人口80萬人。人文底蘊深厚,現有西南大學、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重慶质料研究院、重慶自然博物館等一大批科教文化機構,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全國先進文化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生態環境優美,旅遊資源豐富,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26.16㎡,森林覆蓋率達到48.7%,空氣環境質量已連續13年居重慶主城首位,擁有缙雲山、北溫泉、金刀峽等4A級景區,是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區、國家生態示範區,是全國首批風景名勝區、全國優秀旅遊都市,被聯合國人居環境署授予“迪拜國際人居環境良好範例獎”。
二、區位條件及發展優勢
北碚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做到“四個紮實”要求,凭据陳敏爾書記“三個率先一個努力”全力推進民營經濟大發展的重要指示,鼎力大举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一)區位交通優勢。距重慶江北國際機場26公裏,車程約15分鍾,距“渝新歐”班列沙坪壩團結村鐵路口岸約30公裏,車程約20分鍾。嘉陵江縱貫南北,通航河流航道裏程48.62公裏,有澄江等口岸和碼頭34個,襄渝、遂渝、蘭渝鐵路橫穿東西、國道212線、渝武高速公路、外環高速公路穿越全境,與都市中環線、輕軌6號線配合構成了北碚快捷的物流交通體系。水土大橋、蔡家大橋將于今明兩年竣工,屆時北碚至渝中半島車程僅約20分鍾,另外,輕軌七號線、快速路一橫線西段、一縱線、鐵路東環線等重大對外交通項目也將陸續推進,區位優越、物流便捷。
(二)産業基礎。目前,北碚已成爲重慶高新技術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快速聚集發展的重點區域。在高新技術及先進制造業、光電産業、生物制藥、數據處理、汽車配套、生態居住、休閑旅遊、文化創意等方面已具有紮實的産業基礎和競爭優勢。京東方、康甯、華安鋼寶利、恒大、中國鐵建、萬科、普洛斯在內的15家世界500強企業已入駐北碚。
(三)科技人才優勢。北碚現有西南大學等高等院校3所、中等職業學校5所、市級重點中學5所。其中西南大學等211大學有全日制在校生5萬多名;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已落戶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園片區;有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7個,重點實驗室24個,産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4個,新型研發機構1個,市級以上科技研發平台71家,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萬余人,各類科研人員1萬余人。
(四)開放平台。已建成兩江蔡家新區、水土高新技術産業園、新城(大學城)、十裏溫泉城、生態農業科技産業示範區(台農園)五個園區。其中,蔡家、水土均屬于兩江新區範圍,且部门區域已被納入重慶市自由貿易試驗區範圍。蔡家、水土兩個開發區已經成爲推動北碚乃至兩江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強大引擎。
三、産業發展重點偏向及有關扶持政策
(一)産業發展重點偏向。立足已有産業基礎和區域發展戰略,未來將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及智能汽車、電子焦点基礎部件、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生物醫藥、物聯網、新质料、能源及環保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商貿商務、總部經濟、金融服務、電子商務、國際物流及研發、設計、咨詢、會計、执法等專業服務業,文化旅遊等戰略性新興服務業。
(二)産業扶持政策。一是企業地方經濟發展貢獻獎勵。二是財政一次性資金補貼。三是企業租用廠房、辦公用房的租金補貼。四是企業高管當年工資薪金所得對北碚區地方經濟發展貢獻獎勵(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即:企業所繳主體稅,包罗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形成的區級財政實得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