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事情制度 > 正文
西南大學經濟治理學院財政金融系黨支部關于推進支部黨建與事業融合發展的事情實施方案
宣布时间:2021年04月14日 14:29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为了深入推动党建与事业融合生长,促进西南大学金融学专业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传承、社會服務等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特制定本支部《关于推动支部党建与事业融合生长的事情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该方案”)。该方案已于2021年1月15日经支部党员大会审议表决通过,现予以正式宣布实施。

一、支部黨建與事業融合發展總體事情思路

(一)支部黨建事情目標

    1.黨員層面:教育黨員有力、治理黨員有力、監督黨員有力。

    2.師生層面:組織師生有力、宣傳師生有力、凝聚師生有力、服務師生有力。

(二)支部黨建與事業融合發展事情思路與要领

1.樹立一種精神

樹先鋒形象,厚支部堡壘、強金融學科,圓一流金融夢。

2.促進兩個融合

(1)黨建與事業互促互進、有機融合。

(2)师德师风与立德樹人、科學研究有机融合。

3.實現三個突破

(1)支部建在系上,支委班子黨政事務一肩挑,突破兩張皮。

(2)書記雙帶頭制,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突破黨建事情堵點。

(3)創新事情要领,豐富主題活動形式,突破黨建机械現象。

4.追求四大目標

(1)黨建事情提質升級

(2)師德師風學風上台階

(3)立德樹人结硕果

(4)學科專業發展新境界

5.構建五大機制

(1)構建黨建與事業發展一盤棋謀劃與支委會決策機制

(2)建设線上線下黨員之家協同建設機制

(3)健全支委幹部能力提升與事情考核激勵機制

(4)完善黨員教師黨建責任與事業發展融合考核約束機制

(5)疏通多渠道黨建經費投入保障機制

6.實施六大工程

(1)質量黨建工程(守正創新,築黨之魂、突出品牌)

(2)黨員之家工程(陣地標准化、發揮陣地輻射帶動作用)

(3)黨建+師資隊伍工程(四崗四培、紅專兼優、素質能力雙提升

(4)党建+人才培養工程(立德樹人、课程思政、导师制)

(5)黨建+科學研究工程(創新團隊、黨小組)

(6)党建+社會服務工程(智库服务、扶贫济困、投资者素质教育)

    7.爭創七大産出績效

(1)爭創全國樣板黨支部,黨建特色鮮明(學習、創新、服務、開放、融合型)

(2)黨員之家智能化水平高,輻射帶動力強

(3)師資隊伍優,湧現大批“四有好老師”

(4)立德樹人强,专业优秀人才辈出

(5)專業建設實,一流專業建設圓滿完成

(6)學科發展快,學科平台特色突出

(7)社會服務好,专业影响力显著提升

二、切實抓好抓實支部黨建與事業融合發展的“六大工程”

(一)實施質量黨建工程

   1.切實抓好支部幹部隊伍建設,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決策領導執行能力

(1)加強幹部政治理論和黨建事情要领論的培訓學習,並將學習內容納入月度支委會會議議程,提高幹部政治素養、統籌謀劃和決策領導力。

(2)深入師生群體加強各類問題的調研,找困難\問題黨員教師談心談話,摸清各種情況,提高決策精准度,爲民主科學決策提供基本保障。

(3)推進支委幹部對事業發展中心事情的分工負責制,推進事情職責雙肩挑。具體分工見表1所示。

(4)明確支委幹部的事情責任清單,建设與之相適應的年度考核和酬金發放機制,月度基本事情酬金補助標准爲200元。

                    表1 支委会干部党建与事业融合生长中肩负的事情

姓名

職務

主要事情

備注

王定祥

書記兼任系主任

全面規劃、統籌協調黨建與事業發展事情,負責外聯、學科發展、智能金融研究院和《當代金融研究》等平台期刊建設

 

 

聘請2名主任助理,陳思潔老師主抓學生科技结果創新、《西大金融論壇》組織事情;李潔老師負責組織學生參加各種金融賽事、本科一流專業建設等事情

沈 冰

副書記兼任副系主任

分管宣傳、紀檢等黨建事情、主抓本科專業建設、實驗室建設、本科生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等事情。

李沁洋

組織委員

負責黨員發展、檔案治理、主題黨日活動籌備、線下黨員之家建設等黨建事情,主抓金融學碩士研究生學術沙龍、金融碩士教學案例開發與參賽等事情

张 林

宣傳委員兼任MF教育中心主任

負責黨支部宣傳、质料記錄、外聯、支部網站、微信公衆號等黨建事情,主抓MF金融碩士教育事情、實踐基地建設、金融碩士優秀論文選送和農村金融數據庫建設等事情

李軍

紀檢委員

負責黨員教師紀律作風、師德師風考察監管事情,分管工會事情,配合工會小組組長姚愛萍開展一些工會活動和職工福利慰問,塑造團結協作、風清氣正的支部團隊文化。

籌劃開展一些服務師生的送溫暖慰問活動、配合支部網站建設

2.抓好“三會一課”制度,加強政治建設

   (1)每月召開1次支委會會議,堅持重大事項支委會決策、民主集中制,討論和決定當月黨建與事業發展重要事情。

   (2)每學期開學季召開1次黨員大會,討論決定支部黨建事情重大事項,部署新學期黨建與事業融合發展重要事情。

   (3)在《財政學》《金融學》等學科平台課、《農村金融與微型金融》等專業模塊課程、國家重大重點科研攻關課題組推行黨小組制,指定黨小組組長,負責推動項目制教學科研事業發展。

(4)每月開展1次集中政治理論學習,暑寒假期間部署學習任務,並接纳自學形式,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教育重要論述講義,組織動員學習黨史,悟透黨史理論演變精髓,深入探討政治理論融入本職事情的路徑和要领,提高政治理論水平。

(5)抓好黨課環節,推進支委幹部帶頭講黨課、黨員教師講微黨課、聘請專家講黨課等多種黨課教育形式,深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強化黨員紀律底線教育,提高黨員教師政治覺悟和理論水平。

3.創新主題黨日活動,推動“兩學一做”“初心使命”教育常態化

(1)每年清明開展1次紅色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爭當“四有好老師”和新時代教書育人楷模。

(2)每年5月,舉辦一次與金融機構、兄弟高校、企事業單位的黨建交流與事業發展實踐考察活動,考察學習黨建與事業融合發展的路徑和要领。

(3)每年11月,舉辦一次開放主題黨日活動,開展金融專業新生師生見面會,爲新生解讀專業特色和職業發展規劃,並爲學生答疑解惑。

(4)每年8月,舉辦一次深入企業和農村基層,開展金融政策與知識宣傳和扶貧濟困活動,實施中國農村金融數據庫調查工程,調查了解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情況。

(5)每年开展1-2次课程思政、立德樹人、诚信科研主题教育运动,探讨新时代立德樹人和塑造模范师德师风的新途径、新要领。

(6)結合重大節日例如2021年建黨100周年等、重大事件例如抗疫英雄題材等,開展好相應題材的主題教育活動。

4. 每年1月召開1次組織生活會,開展好批評與自我批評。

活動內容包罗:

(1)黨支部事情述職,黨員和群衆民主測評。

(2)支委幹部和黨員教師述職述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進行年度考核評優評選,民主評議黨員。

(3)加強事情作風教育,塑造團結協作、求實創新、傳幫帶的創新團隊文化。

5.培育優秀教師,做好黨員發展事情,強化黨建事情檔案規範化治理。

(二)黨員之家建設工程

     1.線下黨員之家(負責人:王定祥、李沁洋)

(1)建設名稱:重慶市高校雙帶頭人支部書記事情室

(2)建設地點:經濟治理學院A702

(3)建设内容模块: “四有好老师”[①]“四個項統一”[②]和“四個引路人”[③]等标语宣传区、全系教师和支部黨員風采展示区、支部党建思路图、支部荣誉墙、党建学习资料和档案治理陈列展区、党建学习音响视频投影系统部署区、聚会会议桌椅部署区、直播会客交流区.

(4)采購裝修:黨旗國旗各1面、支部旗幟制作、影像視頻設備采購(投影儀還是電視機屏設備)、座椅采購、支部logo設計、牆面主題板塊設計、預算投入保障。

(5)完成時限:2021年5月底前

2.線上黨員之家:推進智慧黨建工程(負責人:張林)

(1)微信公衆號,推送黨建動態信息,發送學習資料。

(2)在學院黨委官網開設樣板支部黨建內容,開展黨建欄目設計和資料更新維護。

(3)建設時限:2021年3月起長期維護建設

(三)黨建+師資隊伍工程:四有好老師

1.推動“四崗四培”工程

(1)党员党建责任岗(22人 )

丁忠民、谢家智、胡士华、高雲峰、彭歡、王定祥、邹新阳、沈冰、姚爱萍、張林、李沁洋、王冬生、寇順萍、余珊、李洁、胡茜茜、梁义娟、李軍、袁琳、吴芳、张夏、刘达

(2)黨員教學模範崗(13人)

谢家智、高雲峰、彭歡、王定祥、沈冰、邹新阳、姚爱萍、余珊、張林、李沁洋、李洁、胡茜茜、梁义娟、李軍

(3)黨員科創先鋒崗(11人)

謝家智、王定祥、高雲峰、胡士華、沈冰、彭歡、鄒新陽、姚愛萍、張林、李沁洋、張夏、梁義娟

(4)黨員服務示範崗(12人)

王定祥、謝家智、沈冰、彭歡、姚爱萍、張林、李軍、李洁、余珊、寇順萍、胡茜茜、张夏

2.師德師風教育與監督約束

(1)結合主題黨日活動,開展師德師風基本要求學習和警示教育。

(2)制定年度考核評優具體辦法,強化教學事故和學術不端行爲的監督和管控,加強學生評價、社會評價和教學督導評價有機結合,對師德師風問題零容忍。

3.專業技术培訓和教學名師培養

(1)開展專業技术的集中培訓、重點課程國內選送培訓(金融碩士教指委課程)、支持國內外高校訪學。

(2)教學名師培養:加強謝家智、王定祥、沈冰、彭歡、李沁洋、張林、李潔等種子選手培養。

4.加強優秀師資的引進,壯大師資隊伍,增強發展後勁

(四)黨建+人才培養工程

1.加強課程思政,推動全員思政育人

(1)推動全員課程思政教育。課程思政建設內容要緊緊圍繞堅定學生理想信念,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爲主線,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制意識、道德修養等重點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教育、法制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康健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禮儀教育,加強課程思政教育研討和教師技术培訓。

(2)推動標志性課程思政項目。重點打造5門樣板課程思政,建設思政題材庫,培育國家級課程思政教育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金融学专业重点课程思政建设计划

序號

課程名稱

負責人

課程思政目標

挖掘課程思政元素

1

金融倫理與職業道德

寇順萍

遵守金融法規、倫理與職業道德規範

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教育

家國情懷教育

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教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禮儀教育

⑤憲法法制教育

⑥職業理想、倫理與道德教育

⑦“四個意識”與“四個自信”教育

2

金融風險治理

張林

教育學生規避職業道德風險,堅守風險底線,在風險把控中服務好實體經濟

3

國際金融學

高雲峰

培育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對中國金融制度的自信

4

農村金融與普惠金融

王定祥

培育學生熱愛三農、創業三農、服務三農金融的熱情和理想信念

5

財政學

余 珊

培養學生納稅意識、增收節支意識和家國情懷

2.做實本科生導師制。從二年級開始加強導師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在校生活、學業、學位論文、職業等方面的規劃和指導,推動導師全過程育人。

3.積極探索金融學勞育、美育教學教育體系。聘請行業專家進行國學文化和禮儀教育,組織開展校園美化、義務植樹等義務勞動,推動全方位育人。

4.加強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構築可持續的産學研協同育人機制,指導學生開展好各種學術作品創新和創業實踐活動,組織好各種學生各類金融知識的參賽事情,提高專業在全國的影響力。

5.加強教學研究。增强全系教师教学观摩、监视、交流和学习,用好教学研讨平台,每月开展种种团体教研运动1次,推动平台课、模块课、课程组負責人积极开展教研运动,增强种种教学研究项目的申报与研究,通过研究促进教学,提高种种人才培養的教学质量。

6.全方位推動金融學一流專業建設。凭据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要求對標對表,投入資源和經費,積極吸收兄弟院校的經驗,結合學校實際,推動一流專業建設,辦好金融科技創新實驗班,逐步推動金融學專業向智能金融轉型升級。

7.加強一流課程建設。着力建设好《金融学》《農村金融與普惠金融》《保险学》等省级线上线下一流课程,培养《公司金融学》《金融風險治理》《金融工程学》等校级一流课程向省级转化。

8.加強教師教學團隊建設。重点打造好《金融学》(負責人:張林)、《財政學》(負責人:丁忠民、余珊)、《农村金融与微型金融》(負責人、王定祥)等教学示范团队。支持专业必修课和特色课建设模范教学团队。

9.培育孵化一批前沿教材。积极与海内兄弟院校相助,推动《金融科技学》《供应链金融》《農村金融與普惠金融》《数字金融学》《金融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教材的开发、出书、推广使用。

(五)黨建+科學研究工程

     1.打造好四個創新團隊。结合本支部实际和人力资本结构特征,拟建设農村金融與普惠金融、金融投資與風險治理、金融科技與智能金融、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等四个创新团队。每个团队建设黨小組。團隊成員名单见表3所示。

                                         表3  金融学专业创新團隊成員名单

創新團隊類型

功效

負責人

團隊成員

黨小組組長

農村金融與普惠金融

肩负中国农村金融微观视察数据库建设和農村金融與普惠金融科學研究

温涛、張林

丁忠民、王定祥、胡士华、高雲峰、邹新阳、王小华、罗春玲、刘达

張林

金融投資與風險治理

承擔金融投融資、風險治理與保險領域的科學研究

謝家智、沈冰

邹新阳、张夏、李軍、胡茜茜、陈思洁、余珊、寇順萍、吴芳、梁义娟

沈冰

金融科技與智能金融

承擔金融科技、數字金融、智能金融、數字經濟等領域的科學研究

王定祥、沈冰

谢家智、彭歡、杨斌、張林、陈思洁、李沁洋、贺红权、袁琳

王定祥

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

承擔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公司金融、金融業務經營與治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等領域的科學研究

彭歡、胡士華

李沁洋、楊斌、姚愛萍、王冬生、胡茜茜、李潔、

彭歡

2.高度重視國家科研項目的申報和研究。報團加強國家級科研項目的申報、論證和協作研究,重視省部級項目的申報事情,積極鼓勵教師圍繞學科重點研究偏向發表高水平科研論文。

3.加強科研拔尖人才培養。孵化培养省级领军人才、国家级人才,积极培养彭歡、李沁洋、張林、张夏等种子选手。

4.引領學術平台建設

(1)加速普惠金融與農業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的建設與發展,積極推動中國農村金融微觀調查數據庫建設。

(2)高質量發展智能金融與數字經濟研究院,加速孵化培育智能金融學科。

(3)利用好碩士生、博士生資源,加強《當代金融研究》學術期刊建設,促進期刊快速成長。

(4)加強與中國軟科學研究會、重慶市金融學會、重慶市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聯合會、重慶市智能物流研究院、重慶市西部金融研究院、江北嘴財經智庫的相助,推動資源共享。

(5)積極參與中國農村金融發展論壇、中國金融教育論壇、中國金融金課聯盟等事宜,積極申辦全國或區域大型學術會議。

(六)党建+社會服務工程

     1.做好決策智庫服務

(1)依托普惠金融、智能金融等研究機構平台,積極與重慶智能物流研究院、重慶西部金融研究院等平台機構開展相助,爭取各類應用性課題,爲政府提供決策咨詢建議。

(2)繼續爲農業銀行重慶市分行做好財經信息收罗、財富指數編制服務。

2.開展好金融知識進鄉村活動。借用中國農村金融微觀數據調查契機,開展好暑期金融政策與知識普及宣傳活動,推動金融政策和知識進社區、進農戶、進企業。

3.開展好證券投資者素質教育。積極與西南證券相助,開展好非金融專業學生證券投資教育,提高投資者素質。

4.開展好關愛師生工程。實施關愛慰問暖心工程,配合工會服務慰問好困難師生。

5.積極爲金融機構提供培訓服務。積極爲金融機構舉辦各種培訓班,加強金融機構業務骨幹培訓。



[]“四有好老師”是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老師。

[]“四個相統一”是指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

[]“四個引路人”是指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