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二屆中國金融教育發展論壇聚会会议精神
由全國金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主辦、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承辦的“第二屆中國金融教育發展論壇”于2018年6月16日在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隆重舉行,來自全國184所培養金融碩士的高校50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主題是“金融科技與監管革新”,會議分爲主論壇和分論壇展開。會議的主要精神有:
1.金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互聯網金融、大數據金融、移動金融、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爲代表的新興金融業態成爲中國金融發展的亮點,成爲引領世界金融變革的領頭羊,中國已成爲金融科技發展最快最先進的國家。
2.金融科技的發展爲金融監管帶來了新的挑戰。金融科技引領金融效率達幅度提升,大大改善了信息不對稱水平,豐富了金融生態,完善了金融體系,但同時也帶來了新興金融制度與执法的缺位、産生了新的金融風險和金融監管的盲區,需要總結金融科技革命帶來的新興金融發展經驗,不僅要探索制度與执法供給,也要創新監管方式,推行宏觀審慎監管,維護金融穩定。
3.金融科技的發展對金融業的影響十分深遠。短期的影響主要是創新金融運行平台,促進金融去中介化,金融脫媒化,提高金融運行效率;長期來看可能會使實物貨幣消失,甚至金融中介消失,金融從有形化走向數字化。
4.金融科技的發展不僅推動了金融業的生態重構,也促進了我國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監管政策雙支柱框架的運用,表現了貨幣政策主要實現宏觀調控目標,宏觀審慎監管政策主要實現金融穩定目標。
5.中國金融將越來越複雜,市場風險將加大,金融風險將從單一風險或機構風險轉向機構風險與市場風險並存,在雙重風險時代,風險意識是金融人才的首要意識。金融風險複雜化趨勢是金融科技進步帶來的一定現象,但同時應深刻領會“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的內涵。
6.金融科技對金融人才培養産生了深刻的影響。金融科技推動了金融理論與實踐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是金融人才培養的法式並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法式,金融教育教學與金融科技推動的金融偉大變革實踐存在嚴重脫節的現象,表現爲金融業對金融人才的需求與高校對金融人才的培養和供給存在嚴重脫節,金融專業的課程設置、授課內容與金融行業發展的現實需求嚴重不相適應。
7.普惠金融成爲當代金融發展的熱點領域,如在扶貧金融、鄉村振興、小微企業金融、弱勢群體金融中,需要鼎力大举推進普惠金融發展,並需要鼎力大举培養普惠金融人才,應成爲金融碩士培養的重要領域。
8.全國高校金融碩士培養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主要有:
(1)課程設置、課程教學內容老化,沒有與時俱進地跟上金融科技、金融脫媒、契約精神、金融透明度提升等國際趨勢,導致人才培養的供給與現實需求嚴重脫節。
(2)一些學校招生規模小,第一志願招錄比較低,對考生的吸引力不高,學費較低,金融碩士品牌建設力度不夠,應當重視“如何平衡學校的共性與特色”。
(3)案例教學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案例開發力度不夠,案例質量不高,案例教學流于形式,案例涉及的知識面單一,啓發性不足。顯然,屬于解讀性的案例教學並不屬于真正的案例教學。
(4)金融碩士培養的質量不高,應用性研究能力不足,尤其是理論欠缺,應用性研究工具和手段掌握很少,量化分析能力嚴重不足,學生注重考證書,不注重研究能力的訓練和提升。金融碩士的理論教學不能輕視,不要搞成職業化的教學。
(5)金融碩士培養的實踐教學基地和校外導師的作用沒有获得有效發揮,基本流于形式,無助于金融碩士應用研究能力的培養。
(6)課程教學大綱制定不夠科學,知識體系不夠完整,案例授課要领使用不夠普遍。
(7)金融碩士論文質量不夠高,金融碩士論文質量控制手段和要领落後。
8. 會上,部门高校如中國人民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金融碩士培養與論文質量控制進行了經驗交流。
二、西南大学落实聚会会议精神推进MF教育革新生长的事情方案
为了结合我校实际,全面贯彻落实第二屆中國金融教育發展論壇聚会会议精神,体现与时俱进、狠抓金融硕士教育质量、增强金融硕士品牌建设,特提出下列几条推进我校MF教育革新發展的若幹意見:
1.適時啓動金融碩士培養方案的修訂事情,將互聯網金融、大數據金融、量化投資等金融熱點引入課堂,重新規劃課程設置,制定一套科學的與時代需求緊密接軌的培養方案,並拿入2019年事情計劃。
2. 加強金融碩士理論基礎和應用性金融研究能力的培養,通過課堂教學、主文獻閱讀、知識競賽等,夯實學生的金融理論基礎,通過《金融統計與分析要领》、的教學、課題訓練、教學案例開發、論文寫作等,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
3. 加強金融碩士課程建設,完善教學大綱和教學PPT,加強課程開發與教學質量治理;適時召開金融碩士課程教學與論文指導專題研討會,聘請專家組論證教學大綱,專題討論教學內容、教學要领、論文指導,做到與時俱進,改進論文指導方式要领,提高論文質量。
4. 推進《農村金融與微型金融》、《證券投資與治理》、《金融倫理與職業道德》等特色課程建設,將農村金融與普惠金融、金融投資與風險治理作爲我校金融碩士培養的重點研究偏向。
5. 鼎力大举推進教學案例開發,積極推廣案例教學要领,提高教師案例教學質量和水平。
6 加強師資培訓,提高任課教師授課技术和業務水平,加強指導教師對論文的指導培訓,提高導師對應用性研究論文的指導能力。
7. 加強校外指導教師和實習實踐基地建設,使其功效發揮落到實處。
8. 制定《西南大學金融碩士論文質量控制基本標准與規範》,加強論文質量流程規範化治理與控制,建设論文查重、論文預答辯、論文盲評、論文答辯四環節質量控制機制,在論文盲評和答辯環節實行一票否決制,提高金融碩士人才培養質量。
9. 穩定全日制金融碩士招生政策,加強招生宣傳,提高生源質量,努力提高第一志願招錄比。
10. 在財政金融系和經濟系遴選校內指導教師,建设金融碩士指導教師准入與退出機制,打破招生指標平均分配的老辦法,招生指標重點向有課題訓練的教師傾斜,獲得全國優秀論文的指導教師增投一個招生指標,論文抽檢不及格的教師將取消教師指導金融碩士的資格。
11. 加強金融碩士開放性辦學水平,利用重慶市相關金融機構、校友資源等,建设金融碩士聯合培養機制,積極開展與兄弟院校的經驗交流與相助,推進部门課程雙語教學,積極探索金融碩士培養國際化通道,提高金融碩士國際化水平。
請列位任課教師和指導教師凭据本《意見》精神,認真完善課程教學大綱、與時俱進更新教學內容、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做好教學PPT,加強和推廣案例教學,改進課程教學要领和學生論文指導要领,加強論文中量化分析份量,體現金融專業水准,提高論文指導質量,加強金融碩士品牌建設,最終讓學生滿意,讓家長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