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遽如許,先從草木知。曠達林木之中,浩然烈日之下,西南大學農經師生共赴了一場郁郁蔥蔥、潋潋滟滟的山川草木盛宴。
青春向党,踔厉高昂。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大学本科教育事情聚会会议精神,建设适应新时代高质量生长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提升农林经济治理专业本科人才培養质量,PP电子学院农林经济治理专业首批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农村经济生长视察》如期开展了2022年暑期駐村調研活動。在全系教師的支持下,調研活動于7月5日至7日由刘贞教授、孔立副教授、陈曦副教授和韩玉萍博士带队,在北碚区四个村社展开。调研接纳“校内專任教師+鄉村幹部”的雙導師指導,包罗“調研准備~入村調研~结果彙報~校內展示”四個環節。參加本次調研活動的是本科2020級全部同學和2019級部门同學,共53人,分成13個調研小組,同學們帶著課題、問卷等資料,准備充实。
圖1 各調研小組在調研鄉村進行合影
在東升村,村社專幹喻燕對調研團隊的到來体现熱烈歡迎,帶領團隊參觀了農夫集市、黃金香柳園區、“柳月灣”宿營派對。喻燕爲同學們介紹了東升村的基本現狀、産業结构和發展偏向。東升村是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中國綠色鄉村、國家森林鄉村、全國文明村鎮、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東升村地處華蓥山脈。幅員面積6.16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760畝,森林覆蓋率54%,戶籍人口2814人。現有東幹渠、二彙河、王家祠堂、竹編年宵等豐富生態人文資源,但面臨著集體經濟单薄、農旅融合深入不足、資源盤活困難等問題。
圖2 東升村幹部開展座談會並帶領師生入村實踐
東升村小分隊的四個小組就“鄉村旅遊發展、脫貧主體內生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農村能源轉型”四個主題,開展調研。訪談了60余戶農民,開展了2場座談會,收集音頻試聽质料17份。撰寫調研劄記4份。
調研結束後,四個小組就調研开端结果給村兩委接纳PPT的形式彙報。杜書記充实肯定了調研團隊的事情:問題抓的准,入戶走的實,觀點明確,對策有新意。隨後,村兩委與同學們互動交流,悉心解答各人的疑惑,也談到了未來鄉村發展的規劃與需求,鼓勵同學繼續跟蹤,深入農村,砥砺前行,爲“三農”事情貢獻青春力量。
圖3 调研团队在东升村入户访谈并进行结果彙報
在明通村,駐村書記楊洋、明通村黨委書記顔潔等幹部帶領學生了解了村莊發展曆程、産業變革和未來規劃,爲調研事情的順利開展做鋪墊。在座談會中,師生們了解到,明通村位于北碚區柳蔭鎮東部,是原江北縣明通鄉政府所在地,自然生態良好,人文底蘊豐富,産業特色突出,田園風光秀麗。明通村立足于資源禀賦和發展實際,確立了“村黨委+集體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以“村民致富、村莊美麗、村級增收”爲目標,堅持以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逐漸探索出一條三産融合發展的新路。
明通村小分隊分成三個小組,分別圍繞“禾下經濟、集體經濟、返鄉創業”三個主題,通過實地觀察、問卷調查、個別訪談等形式,深入開展調研。在與當地村幹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的交流訪談中,三個小組對村情村貌和調研主題有了越发細致的思考。
圖4 調研師生在明通村考察並與村民進行訪談
調研結束後,三個小組就調研结果進行了PPT彙報展示,指出村莊發展實際存在的一些問題,並提出相應的發展建議,旨在爲明通村的鄉村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最後,楊洋書記對調研團隊的事情給予了充实的肯定,認爲同學們在調研中展示出了良好的精神風貌與紮實的專業素養,同時也期盼未來會有更多的青年學子投入鄉村振興事業,爲鄉村發展注入青春力量。
圖5 調研團隊在座談會上進行结果展示
在素心村,駐村第一書記尹翔飛、村總支書記曹萍等村幹部對老師和同學們的到來体现了熱烈歡迎,並詳細介紹了素心村的産業發展情況。素心村是“中國蠟梅之鄉”“中國花木之鄉”,目前正在鼎力大举發展以蠟梅爲主題的鄉村旅遊業,著力培育蠟梅全産業鏈,目前村內種植蠟梅1萬余畝,全村共有休閑農業經營主體35個,其中農家樂12個,休閑農莊11個,鄉村民宿5家,經營夜間項目7個,覆蓋二、三産業,主要經營項目包罗觀光旅遊、餐飲、民宿、蠟梅面膜、蠟梅精油等。目前村內還有許多未開發的後備資源,發展潛力巨大。
素心村小分隊分別從鄉村多功效視域下的全域旅遊開發、靜觀花木轉型路徑設計、民宿産業發展的路徑三個方面展開了調研活動。各小組根據自己的調研主題及訪談問卷需要深入走訪了素心村和王樸村的農戶,發放了20余份問卷,並與素心村村委、村內企業大戶等進行了深入訪談。
圖6 調研師生與素心村村民訪談交流
調研完成後,各小組就問卷和訪談記錄進行了整理,並向村委會彙報了調研结果。各小組基于各自的調研主題,反饋了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提出相應建議。在彙報中,村委會幹部對同學們提出了問題進行了解答,指出了有待深入開展的調研內容,尹書記鼓勵同學們積極努力,學好專業課程,用實踐檢驗理論,將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積極投身于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圖7 調研團隊彙報調研结果
中華村是重慶市北碚區靜觀鎮一處下轄村,曾入選全國第七批“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中華村地勢高,環境優美,特色産業主要爲中華糯小米,種植基职位于海拔800米的中華山上,占地400畝年産近12萬斤。
圖8 調研師生參觀中華糯小米園區
調研期間,中華村的各組同學肯刻苦、不怕累,就中華糯小米産業如何進一步發展、做大做強靜觀鎮特色果蔬産業的路徑選擇、農戶打工經濟向創業經濟轉型的可行性、鄉旅融合新模式等主題展開了深層次調研,與村民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溝通,並以PPT形式向當地村兩委進行調研結果彙報,以配合推進中華村産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
圖9 調研師生與村民、村幹部交流村莊發展現狀
此次調研活動获得靜觀鎮黨委和政府的鼎力大举支持,期待這次活動爲校地相助奠基先行基礎。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農經學子在本次的實踐調研中不畏炎熱、不怕刻苦,秉持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求知精神將書本上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獲得了一次寶貴的調研經曆,後續調研结果將在學院展示彙報。這種深入鄉村的實踐,不僅是實踐知識的豐富,更是一次將論文寫在鄉間田野上的寶貴機會。此次深入鄉村實地調研的經曆讓我們農經學子對鄉村建設的現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體會,並堅定了各人將來爲鄉村振興建設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的決心。
(朱浩然、李国明、仉馨晴等供稿;娄纶祥 等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