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鬥
——在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2022年10月16日)
習近平
同志們:
現在,我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大会的主题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高昂、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再起而团结奋斗。
中國共産黨已走過百年奮鬥曆程。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致力于人類宁静與發展高尚事業,責任無比重大,使命無上光榮。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務必敢于鬥爭、善于鬥爭,堅定曆史自信,增強曆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越发絢麗的華章。
一、過去五年的事情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
十九大以來的五年,是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五年。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召開七次全會,分別就憲法修改,深化黨和國家機構革新,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等重大問題作出決定和決議,就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重大戰略部署,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有效應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風險挑戰,以奮發有爲的精神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
五年來,我們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全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主動構建新發展花样,蹄疾步穩推進革新,紮實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積極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實施脫貧攻堅戰,鼎力大举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維護國家宁静,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社會大局穩定,鼎力大举度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全方位開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我們隆重慶祝中國共産黨建设一百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设七十周年,制定第三個曆史決議,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建成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號召全黨學習和踐行偉大建黨精神,在新的征程上越发堅定、越发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開展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宁静和身體康健,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结果。面對香港局勢動蕩變化,我們依照憲法和基本法有效實施對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制定實施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宁静法,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持穩定。面對“台獨”勢力破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幹涉台灣事務的嚴重挑釁,我們堅決開展反破裂、反幹涉重大鬥爭,展示了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台獨”的堅強決心和強大能力,進一步掌握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戰略主動,進一步鞏固了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的花样。面對國際局勢急劇變化,特別是面對外部訛詐、停止、封鎖、極限施壓,我們堅持國家利益爲重、國內政治優先,保持戰略定力,發揚鬥爭精神,展示不畏強權的堅定意志,在鬥爭中維護國家尊嚴和焦点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國發展和宁静主動權。五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
同志們!十八大召開至今已經十年了。十年來,我們經曆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曆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産黨建设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曆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這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鬥贏得的曆史性勝利,是彪炳中華民族發展史冊的曆史性勝利,也是對世界具有深遠影響的曆史性勝利。
十年前,我們面對的形勢是,革新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取得顯著成效,爲我們繼續前進奠基了堅實基礎、創造了良好條件、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一系列長期積累及新出現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黨內存在不少對堅持黨的領導認識模糊、行動乏力問題,存在不少落實黨的領導弱化、虛化、淡化問題,有些黨員、幹部政治信仰發生動搖,一些地方和部門形式主義、权要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屢禁不止,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較爲嚴重,一些貪腐問題觸目驚心;經濟結構性體制性矛盾突出,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行持續,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爲繼,一些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和利益固化藩籬日益顯現;一些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信不足,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等問題嚴重存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和曆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不時出現,網絡輿論亂象叢生,嚴重影響人們思想和社會輿論環境;民生保障存在不少单薄環節;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環境汙染等問題突出;維護國家宁静制度不完善、應對各種重大風險能力不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存在不少短板弱項;香港、澳門落實“一國兩制”的體制機制不健全;國家宁静受到嚴峻挑戰,等等。當時,黨內和社會上不少人對黨和國家前途憂心忡忡。面對這些影響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黨中央審時度勢、果敢抉擇,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幹、風雨無阻向前行,義無反顧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爭。
十年來,我們堅持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接纳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结果,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我們創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堅持不懈用這一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事情,爲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基础遵循。
——我們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共産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最高政治原則,系統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全黨增強“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確保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焦点作用,我們這個擁有九千六百多萬名黨員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越发團結統一。
——我們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科學完整的戰略部署,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明確“五位一體”總體结构和“四個全面”戰略结构,確定穩中求進事情總基調,統籌發展和宁静,明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实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並緊緊圍繞這個社會主要矛盾推進各項事情,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
——我們經過接續奮鬥,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我國發展站在了更高曆史起點上。我們堅持精准扶貧、盡銳出戰,打贏了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全國八百三十二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近一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九百六十多萬貧困人口實現易地搬遷,曆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爲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我們提出並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新發展花样,實施供給側結構性革新,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義的區域重大戰略,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曆史性躍升。國內生産總值從五十四萬億元增長到一百一十四萬億元,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百分之十八點五,提高七點二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從三萬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萬一千元。谷物總産量穩居世界首位,十四億多人的糧食宁静、能源宁静获得有效保障。城鎮化率提高十一點六個百分點,達到百分之六十四點七。制造業規模、外彙儲備穩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機場口岸、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成就。我們加速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一萬億元增加到二萬八千億元,居世界第二位,研發人員總量居世界首位。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焦点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壯大,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新能源技術、大飛機制造、生物醫藥等取得重大结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我們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面深化革新,打響革新攻堅戰,加強革新頂層設計,敢于突進深水區,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敢于面對新矛盾新挑戰,沖破思想觀念束縛,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毛病,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建设,許多領域實現曆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新一輪黨和國家機構革新全面完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越发成熟越发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
——我們實行越发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准自由貿易區網絡,加速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共建“一帶一路”成为深受接待的国际公共产物和國際相助平台。我国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域的主要贸易同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深条理对外开放花样。
——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门路,全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法式化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廣泛開展,人民當家作主更爲紮實,基層民主活力增強,愛國統一戰線鞏固拓展,民族團結進步呈現新氣象,黨的宗教事情基本方針获得全面貫徹,人權获得更好保障。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總體花样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加速建設,司法體制革新取得重大進展,社會公正正義保障更爲堅實,法治中國建設開創新局面。
——我們確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职位的基础制度,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廣泛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获得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文化事業日益繁榮,網絡生態持續向好,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天性轉變。我們隆重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革新開放四十周年,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七十周年,乐成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青年一代越发積極向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面貌越发奮發昂揚。
——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生长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连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七十八点二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一万六千五百元增加到三万五千一百元。城镇新增就業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养老保险笼罩十亿四千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五。实时调整生育政策。革新棚户区住房四千二百多万套,革新农村危房二千四百多万户,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十亿三千万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宁静感越发充实、更有保障、更可连续,配合富足取得新成效。
——我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越发健全,汙染防治攻堅向縱深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法式,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我們貫徹總體國家宁静觀,國家宁静領導體制和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以堅定的意志品質維護國家主權、宁静、發展利益,國家宁静获得全面加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進一步健全,民族破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暴力恐怖勢力获得有效停止,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階段性结果,有力應對一系列重大自然災害,平安中國建設邁向更高水平。
——我們確立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召開古田全軍政治事情會議,以整風精神推進政治整訓,牢固樹立戰鬥力這個唯一的基础的標准,堅決把全軍事情重心歸正到備戰打仗上來,統籌加強各偏向各領域軍事鬥爭,大抓實戰化軍事訓練,大刀闊斧深化國防和軍隊革新,重構人民軍隊領導指揮體制、現代軍事力量體系、軍事政策制度,加速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裁減現役員額三十萬勝利完成,人民軍隊體制一新、結構一新、花样一新、面貌一新,現代化水平和實戰能力顯著提升,中國特色強軍之路越走越寬廣。
——我們全面准確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推動香港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香港、澳門保持長期穩定發展良好態勢。我們提出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促進兩岸交流相助,堅決反對“台獨”破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幹涉,牢牢掌握兩岸關系主導權和主動權。
——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外洋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配合体,坚定维护国际公正正义,提倡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阻挡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动摇阻挡任何单边主义、掩护主义、霸凌行径。我们完善外交总体结构,积极建设笼罩全球的同伴关系网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我们展现卖力任大国继续,积极加入全球治理体系革新和建设,全面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國際相助,赢得广泛国际赞誉,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我們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從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提出和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黨的建設各項事情,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力,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持續開展黨內集中教育,提出和堅持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突出政治標准選賢任能,加強政治巡視,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推動全黨堅定理想信念、嚴密組織體系、嚴明紀律規矩。我們持之以恒正風肅紀,以釘釘子精神糾治“四風”,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堅決整治群衆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刹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刹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我們開展了史無前例的反腐敗鬥爭,以“冒犯千百人、不負十四億”的使命擔當祛疴治亂,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打虎”、“拍蠅”、“獵狐”多管齊下,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全面鞏固,消除了黨、國家、軍隊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爲人民謀幸福。經過不懈努力,黨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曆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顯著增強,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获得基础扭轉,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不斷形成和發展,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在充实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事情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生长不平衡不充实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生长另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确保粮食、能源、工业链供应链可靠宁静和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重点领域革新另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城乡区域生长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群众在就業、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生态情况掩护任务依然困难;一些党员、干部缺乏继续精神,斗争本事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权要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铲除糜烂滋生土壤任务依然困难,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接纳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今后必须加大事情力度。
同志們!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幹出來、奮鬥出來的!在這裏,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體中國共産黨員,向全國各族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愛國人士,向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和台灣同胞以及廣大僑胞,向關心和支持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各國朋友,体现衷心的感謝!
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革新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走過百年奮鬥曆程的中國共産黨在革命性鍛造中越发堅強有力,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衆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顯著增強,黨同人民群衆始終保持血肉聯系,中國共産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曆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爲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爲堅強領導焦点。中國人民的前進動力越发強大、奮鬥精神越发昂揚、必勝信念越发堅定,煥發出更爲強烈的曆史自覺和主動精神,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正信心百倍推進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革新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深入推進,書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迹新篇章,我國發展具備了更爲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爲完善的制度保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入了不行逆轉的曆史進程。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中國式現代化爲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爲解決人類面臨的配合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爲人類宁静與發展高尚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二、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基础指導思想。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産黨爲什麽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爲什麽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掌握曆史主動的基础所在。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一個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過程。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新變化和實踐新要求,迫切需要我們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入回覆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黨治國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我們黨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重大理論創新结果,集中體現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九大、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归纳综合了這一思想的主要內容,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豐富發展。
中國共産黨人深刻認識到,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才气正確回覆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气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我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是要運用其科學的世界觀和要领論解決中國的問題,而不是要背誦和重複其具體結論和詞句,更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當成一成不變的教條。我們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著眼解決新時代革新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不斷回覆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作出切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的正確回覆,得出切合客觀規律的科學認識,形成與時俱進的理論结果,更好指導中國實踐。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只有植基础國、本民族曆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气根深葉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爲公、民爲邦本、爲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産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我們必須堅定曆史自信、文化自信,堅持古爲今用、推陳出新,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衆日用而不覺的配合價值觀念融通起來,不斷賦予科學理論鮮明的中國特色,不斷夯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曆史基礎和群衆基礎,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紮根。
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産黨人的莊嚴曆史責任。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掌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要领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要领。
——必須堅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爲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脫離人民的理論都是蒼白無力的,一切不爲人民造福的理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我們要站穩人民立場、掌握人民願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爲人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的理論,使之成爲指導人民認識世界和革新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必須堅持自信自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近代以後的深重苦難走向偉大複興的灼烁前景,從來就沒有教科書,更沒有現成答案。黨的百年奮鬥乐成门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産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貫穿其中的一個基本點就是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我們要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堅定门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越发積極的曆史擔當和創造精神爲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新的貢獻,既不能刻舟求劍、封閉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
——必須堅持守正創新。我們從事的是前無昔人的偉大事業,守正才气不迷失偏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气掌握時代、引領時代。我們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緊跟時代法式,順應實踐發展,以滿腔熱忱對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斷拓展認識的廣度和深度,敢于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敢于幹前人沒有幹過的事情,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
——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覆並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基础任務。今天我們所面臨問題的複雜水平、解決問題的艱巨水平明顯加大,給理論創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我們要增強問題意識,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革新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衆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
——必須堅持系統觀念。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才气掌握事物發展規律。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正在經曆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推進革新發展、調整利益關系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們要善于通過曆史看現實、透過現象看本質,掌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系,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曆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爲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要领。
——必須堅持胸懷天下。中國共産黨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複興的黨,也是爲人類謀進步、爲世界謀大同的黨。我們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類發展進步潮水,積極回應各國人民普遍關切,爲解決人類面臨的配合問題作出貢獻,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结果,推動建設越发美好的世界。
三、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産黨的使命任務
從現在起,中國共産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在新中國建设特別是革新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乐成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配合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我國十四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也一定具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始終從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既欠好高骛遠,也不因循守舊,保持曆史耐心,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持續推進。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配合富足的現代化。配合富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曆史過程。我們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作爲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正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配合富足,堅決防止兩極分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础要求。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我們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同時鼎力大举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人與自然是生命配合體,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壞自然一定會遭到大自然的報複。我們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複爲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足、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门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宁静發展门路的現代化。我國不走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那種損人利己、充滿血腥罪惡的老路給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帶來深重苦難。我們堅定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宁静、發展、相助、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宁静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宁静與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配合富足,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配合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部署是分兩步走: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到二〇三五年,我國發展的總體目標是: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大幅躍升,人均國內生産總值邁上新的大台階,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新發展花样,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越发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康健中國,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越发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階,中等收入群體比重明顯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社會保持長期穩定,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配合富足取得更爲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廣泛形成綠色生産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基础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國家宁静體系和能力全面加強,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我們要繼續奮鬥,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爲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主要目標任務是: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強能力顯著提升,構建新發展花样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取得重大進展;革新開放邁出新法式,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入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越发完善,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規範化、法式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越发完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越发豐富,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不斷增強;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勞動報酬提高與勞動生産率提高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越发健全;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成效顯著;國家宁静更爲鞏固,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如期實現,平安中國建設紮實推進;中國國際职位和影響進一步提高,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灼烁,任重道遠。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同時,世紀疫情影響深遠,逆全球化思潮擡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國革新發展穩定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躲不開、繞不過,黨的建設特別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面臨不少頑固性、多發性問題,來自外部的打壓停止隨時可能升級。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缪,准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前進门路上,必須牢牢掌握以下重大原則。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使黨始終成爲風雨來襲時全體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確偏向,確保擁有團結奮鬥的強大政治凝聚力、發展自信心,集聚起萬衆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门路。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革新開放,堅持獨立自主、自力重生,堅持道不變、志不改,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人民基础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结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结果更多更公正惠及全體人民。
——堅持深化革新開放。深入推進革新創新,堅定不移擴大開放,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爲國家治理效能。
——堅持發揚鬥爭精神。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統籌發展和宁静,全力戰勝前進门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同志們!今天,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標,同時必須准備支付更爲艱巨、更爲艱苦的努力。全黨必須堅定信心、銳意進取,主動識變應變求變,主動防範化解風險,不斷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四、加速構建新發展花样,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行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革新偏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速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花样。
我們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爲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革新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産率,著力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宁静水平,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一)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绝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绝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实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深化國資國企革新,加速國有經濟结构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焦点競爭力。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産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速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革新。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革新,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完善産權保護、市場准入、公正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加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配合,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健全現代預算制度,優化稅制結構,完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深化金融體制革新,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健全資本市場功效,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破除地方保護和行政性壟斷,依法規範和引導資本康健發展。
(二)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速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實施産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鞏固優勢産業領先职位,在關系宁静發展的領域加速補齊短板,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质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加速發展物聯網,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降低物流成本。加速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産業集群。優化基礎設施结构、結構、功效和系統集成,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加速建設農業強國,紮實推動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宁静基本,全面落實糧食宁静黨政同責,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准農田,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産區利益補償機制,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發展鄉村特色産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结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衆內生發展動力。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结构,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深化農村土地制度革新,賦予農民越发充实的財産權益。保障進城落戶農民正当土地權益,鼓勵依法自願有償轉讓。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效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産力结构,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结构和國土空間體系。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花样,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促進中部地區加速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速推進現代化。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加速發展,加強邊疆地區建設,推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標准、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健全主體功效區制度,優化國土空間發展花样。推進以人爲焦点的新型城鎮化,加速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以都市群、都市圈爲依托構建大中小都市協調發展花样,推進以縣城爲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堅持人民都市人民建、人民都市爲人民,提高都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加速轉變超大特多数会發展方式,實施都市更新行動,加強都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都市。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速建設海洋強國。
(五)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相助質量和水平。穩步擴大規則、規制、治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發展數字貿易,加速建設貿易強國。合理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優化區域開放结构,鞏固東部沿海地區開放先導职位,提高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開放水平。加速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加速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准自由貿易區網絡。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深度參與全球産業分工和相助,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花样和經貿關系。
五、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速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爲黨育人、爲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一)办妥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基础问题。育人的基础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目标,落实立德树人基础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生长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生长教育,加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生长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正。加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生长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生长,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生长,完善笼罩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增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织學科建設,加速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引导规范民办教育生长。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革新,增强教材建设和治理,完善学校治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增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民俗。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焦点职位。完善黨中央對科技事情統一領導的體制,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優化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定位和结构,形成國家實驗室體系,統籌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強科技基礎能力建設,強化科技戰略咨詢,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深化科技體制革新,深化科技評價革新,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強知識産權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營造創新氛圍。擴大國際科技交流相助,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三)加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康健,加速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需求爲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焦点技術攻堅戰。加速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基礎研究,突出原創,鼓勵自由探索。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財政科技經費分配使用機制革新,激發創新活力。加強企業主導的産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结果轉化和産業化水平。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职位,發揮科技型骨幹企業引領支撐作用,營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四)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久远生长大计。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缔造,实施越发积极、越发开放、越发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宽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完善人才战略结构,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弘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加速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结构和协调生长,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力优势。加速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术人才。增强人才國際交流,用好用活种种人才。深化人才生长体制机制革新,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六、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爲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门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人民主體职位,充实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
我們要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治理、民主監督,發揮人民群衆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鞏固和發展生動活潑、安宁團結的政治局面。
(一)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保障。堅持和完善我國基础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拓展民主渠道,豐富民主形式,確保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治理國家事務,治理經濟和文化事業,治理社會事務。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保證各級人多数由民主選舉産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支持和保證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立法權、監督權、決定權、任免權,健全人大對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監督制度,維護國家法治統一、尊嚴、權威。加強人大代表事情能力建設,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衆的聯系。健全吸納民意、彙集民智事情機制,建設好基層立法聯系點。深化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革新和建設,有效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堅持走中國人權發展门路,積極參與全球人權治理,推動人權事業全面發展。
(二)全面發展協商民主。協商民主是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完善協商民主體系,統籌推進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健全各種制度化協商平台,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相助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發揮人民政協作爲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加強制度化、規範化、法式化等功效建設,提高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实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水平,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和委員聯系界別群衆制度機制。
(三)積極發展基層民主。基層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體現。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衆自治機制,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完善基層直接民主制度體系和事情體系,增強城鄉社區群衆自我治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實效。完善辦事公開制度,拓寬基層各類群體有序參與基層治理渠道,保障人民依法治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爲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治理制度,維護職工正当權益。
(四)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統一戰線是凝聚人心、彙聚力量的強大法寶。完善大統戰事情花样,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動員全體中華兒女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一起來想、一起來幹。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新型政黨制度優勢,堅持長期共存、相互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加強同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團結相助,支持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更好履行職能。以鑄牢中華民族配合體意識爲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门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事情,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偏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加強黨外知識分子思想政治事情,做好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事情,強化配合奮鬥的政治引領。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康健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康健成長。加強和改進僑務事情,形成配合致力民族複興的強鼎力大举量。
七、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基础、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我們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门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正正義,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配合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事情法治化。
(一)完善以憲法爲焦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执法體系。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堅持憲法確定的中國共産黨領導职位不動搖,堅持憲法確定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不動搖。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制度體系,更好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維護憲法權威。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統籌立改廢釋纂,增強立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完善和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全面落實重大決策法式制度。
(二)紮實推進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結構,推進機構、職能、權限、法式、責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深化事業單位革新。深化行政執法體制革新,全面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加大關系群衆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完善行政執法法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和能力建設,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完善基層綜合執法體制機制。
(三)嚴格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正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革新,全面准確落實司法責任制,加速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努力讓人民群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正正義。規範司法權力運行,健全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體制機制。強化對司法活動的制約監督,促進司法公正。加強檢察機關执法監管事情。完善公益訴訟制度。
(四)加速建設法治社會。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执法文化,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建設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执法服務體系,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發揮領導幹部示範帶頭作用,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八、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门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衆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精神力量。
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职位的基础制度,堅持爲人民服務、爲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爲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配合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一)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意識形態事情是爲國家立心、爲民族立魂的事情。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事情領導權,全面落實意識形態事情責任制,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健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事情體系。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加速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培育壯大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花样。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
(二)廣泛踐行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是凝聚人心、彙聚民力的強鼎力大举量。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爲源頭的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持續抓好黨史、新中國史、革新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引導人民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配合理想。用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鑄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事情體系,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把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融入社會發展、融入日常生活。
(三)提高全社會文明水平。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推動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養。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鬥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培育時代新風新貌。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深化全民閱讀活動。完善志願服務制度和事情體系。弘揚誠信文化,健全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發揮黨和國家功勳榮譽表彰的精神引領、典型示範作用,推動全社會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做先鋒。
(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弘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深化文化體制革新,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現代文化産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實施重大文化産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曆史文化保護傳承,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青少年體育事情,促進群衆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速建設體育強國。
(五)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速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职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九、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山河就是人民,人民就是山河。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打山河、守山河,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國有常,利民爲本。爲民造福是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配合奮鬥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我們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基础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爲、量力而行,深入群衆、深入基層,接纳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衆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紮實推進配合富足。
(一)完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是促進配合富足的基礎性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促進機會公正,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種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衆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産性收入。加大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規範收入分配秩序,規範財富積累機制,保護正当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引導、支持有意願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
(二)实施就業优先战略。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業优先政策,健全就業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实就業。健全就業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業支持体系,增强困难群体就業兜底帮扶。统筹城乡就業政策体系,破除故障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毛病,消除影响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生长的时机。健全终身职业技术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業矛盾。完善促进创业发动就業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生长新就業形态。健全劳动执法规则,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增强灵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三)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體系是人民生活的宁静網和社會運行的穩定器。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正統一、宁静規範、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推動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促進多層次醫療保障有序銜接,完善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落實異地就醫結算,建设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積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加速完善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宁静監管體系。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正当權益。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堅持屋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速建设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四)推進康健中國建設。人民康健是民族兴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把保障人民康健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康健促進政策。優化人口發展戰略,建设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産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革新,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结构,堅持預防爲主,加強重大慢性病康健治理,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康健治理能力。深化以公益性爲導向的公立醫院革新,規範民營醫院發展。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把事情重點放在農村和社區。重視心理康健和精神衛生。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創新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機制,健全公共衛生體系,提高重大疫情早發現能力,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有效停止重大傳染性疾病傳播。深入開展康健中國行動和愛國衛生運動,倡導文明康健生活方式。
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我們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産業結構調整、汙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一)加速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加速推動産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速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准體系,發展綠色低碳産業,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加速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深入推進環境汙染防治。堅持精准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加強汙染物協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動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基本消除都市黑臭水體。加強土壤汙染源頭防控,開展新汙染物治理。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全面實行排汙許可制,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嚴密防控環境風險。深入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三)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以國家重點生態功效區、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等爲重點,加速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推進以國家公園爲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深化集體林權制度革新。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健全耕地休耕輪作制度。建设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加強生物宁静治理,防治外來物種侵害。
(四)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禀賦,堅持先立後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逐步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推進工業、建築、交通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産力度,加速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統籌水電開發和生態保護,積極宁静有序發展核電,加強能源産供儲銷體系建設,確保能源宁静。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提升生態系統碳彙能力。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
十一、推進國家宁静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宁静和社會穩定
國家宁静是民族複興的基本,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宁静觀,把維護國家宁静貫穿黨和國家事情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國家宁静和社會穩定。
我們要堅持以人民宁静爲宗旨、以政治宁静爲基础、以經濟宁静爲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宁静爲保障、以促進國際宁静爲依托,統籌外部宁静和內部宁静、國土宁静和國民宁静、傳統宁静和非傳統宁静、自身宁静和配合宁静,統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宁静,夯實國家宁静和社會穩定基層基礎,完善參與全球宁静治理機制,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宁静花样保障新發展花样。
(一)健全國家宁静體系。堅持黨中央對國家宁静事情的集中統一領導,完善高效權威的國家宁静領導體制。強化國家宁静事情協調機制,完善國家宁静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國家應急治理體系,完善重點領域宁静保障體系和重要專項協調指揮體系,強化經濟、重大基礎設施、金融、網絡、數據、生物、資源、核、太空、海洋等宁静保障體系建設。健全反制裁、反幹涉、反“長臂管轄”機制。完善國家宁静力量结构,構建全域聯動、立體高效的國家宁静防護體系。
(二)增強維護國家宁静能力。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宁静、制度宁静、意識形態宁静,加強重點領域宁静能力建設,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産業鏈供應鏈宁静,加強外洋宁静保障能力建設,維護我國公民、法人在外洋正当權益,維護海洋權益,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宁静、發展利益。提高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能力,嚴密防範系統性宁静風險,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破裂活動。全面加強國家宁静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統籌發展和宁静能力,增強全民國家宁静意識和素養,築牢國家宁静人民防線。
(三)提高公共宁静治理水平。堅持宁静第一、預防爲主,建设大宁静大應急框架,完善公共宁静體系,推動公共宁静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推進宁静生産風險專項整治,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宁静監管。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加強國家區域應急力量建設。強化食品藥品宁静監管,健全生物宁静監管預警防控體系。加強個人信息保護。
(四)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在社會基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機制,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事情,暢通和規範群衆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完善網格化治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台,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加速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提高市域社會治理能力。強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依法嚴懲群衆反映強烈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發展壯大群防群治力量,營造見義勇爲社會氛圍,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配合體。
十二、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
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加速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要求。必須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政治建軍、革新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堅持邊鬥爭、邊備戰、邊建設,堅持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加速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宁静、發展利益戰略能力,有效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
全面加強人民軍隊黨的建設,確保槍杆子永遠聽黨指揮。健全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體制機制。深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開展“學習強軍思想、立功強軍事業”教育實踐活動。加強軍史學習教育,繁榮發展強軍文化,強化戰鬥精神培育。建強人民軍隊黨的組織體系,推進政治整訓常態化制度化,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
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提高人民軍隊打贏能力。研究掌握信息化智能化戰爭特點規律,創新軍事戰略指導,發展人民戰爭戰略戰術。打造強大戰略威懾力量體系,增加新域新質作戰力量比重,加速無人智能作戰力量發展,統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優化聯相助戰指揮體系,推進偵察預警、聯合打擊、戰場支撐、綜合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深入推進實戰化軍事訓練,深化聯合訓練、對抗訓練、科技練兵。加強軍事力量常態化多樣化運用,堅定靈活開展軍事鬥爭,塑造宁静態勢,遏控危機沖突,打贏局部戰爭。
全面增强军事治理,牢固拓展国防和军队革新结果,完善军事力量结构编成,体系优化军事政策制度。增强国防和军队建设重大任务战建备统筹,加速建设现代化后勤,实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重大工程,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深化军队院校革新,建强新型军事人才培養体系,创新军事人力资源治理。增强依法治军机制建设和战略计划,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革新战略治理,提高军事系统运行效能和国防资源使用效益。
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加強軍地戰略規劃統籌、政策制度銜接、資源要素共享。優化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和结构,加強國防科技工業能力建設。深化全民國防教育。加強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推進現代邊海空防建設。加強軍人軍屬榮譽激勵和權益保障,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事情。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
人民軍隊始終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英雄軍隊,有信心、有能力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有信心、有能力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戰略支撐,有信心、有能力爲世界宁静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十三、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
“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香港、澳門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部署,必須長期堅持。
全面准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宁静的执法制度和執行機制。堅持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相統一,堅持行政主導,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提升全面治理能力和管治水平,完善特別行政區司法制度和执法體系,保持香港、澳門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發揮香港、澳門優勢和特點,鞏固提升香港、澳門在國際金融、貿易、航運航空、創新科技、文化旅遊等領域的职位,深化香港、澳門同各國各地區越发開放、越发密切的交往相助。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更好發揮作用。
發展壯大愛國愛港愛澳力量,增強港澳同胞的愛國精神,形成更廣泛的國內外支持“一國兩制”的統一戰線。堅決打擊反中亂港亂澳勢力,堅決防範和停止外部勢力幹預港澳事務。
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黨矢志不渝的曆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配合願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一定要求。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牢牢掌握兩岸關系主導權和主動權,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宁静统一、一國兩制”方針是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對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最有利。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在此基礎上,推進同台灣各黨派、各界別、各階層人士就兩岸關系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配合推動兩岸關系宁静發展、推進祖國宁静統一進程。我們堅持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堅定支持島內愛國統一力量,配合掌握曆史大勢,堅守民族大義,堅定反“獨”促統。偉大祖國永遠是所有愛國統一力量的堅強後盾!
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我們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繼續致力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相助,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動兩岸配合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台灣是中國的台灣。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宁静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接纳一切须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幹涉和極少數“台獨”破裂分子及其破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台灣同胞。國家統一、民族複興的曆史車輪滾滾向前,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
十四、促進世界宁静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配合體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一方面,宁静、發展、相助、共贏的曆史潮水不行阻擋,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決定了人類前途終歸灼烁。另一方面,恃強淩弱、巧取豪奪、零和博弈等霸權犷悍霸淩行徑危害深重,宁静赤字、發展赤字、宁静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又一次站在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取決于各國人民的抉擇。
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宁静、促進配合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配合體。
中国坚定推行獨立自主的宁静外交政策,始终凭据事情自己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正正义。中国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国家不分巨细、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生长门路和社会制度,坚决阻挡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阻挡冷战思维,阻挡干预干与别海内政,阻挡搞双重尺度。中国推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的生长是世界宁静力量的增长,无论生长到什么水平,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中国坚持在宁静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生长友好相助,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相助的全球同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促进大国协和谐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宁静共处、总体稳定、均衡生长的大国关系花样。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目标,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增强同生长中国家团结相助,维护生长中国家配合利益。中国共产党愿在獨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预干与内部事务原则基础上增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交流相助,积极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等各方面对外交往。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推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爲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中國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偏向,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進雙邊、區域和多邊相助,促進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配合營造有利于發展的國際環境,配合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反對保護主義,反對“築牆設壘”、“脫鈎斷鏈”,反對單邊制裁、極限施壓。中國願加大對全球發展相助的資源投入,致力于縮小南北差距,堅定支持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加速發展。
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革新和建設,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全球治理朝著越发公正合理的偏向發展。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爲焦点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爲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爲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准則,反對一切形式的單邊主義,反對搞針對特定國家的陣營化和排他性小圈子。推動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機制更好發揮作用,擴大金磚國家、上海相助組織等相助機制影響力,增強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中國堅持積極參與全球宁静規則制定,加強國際宁静相助,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爲維護世界宁静和地區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構建人類命運配合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國行天下之大道,和气相處、相助共贏,繁榮才气持久,宁静才有保障。中國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宁静倡議,願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落實。中國堅持對話協商,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宁静的世界;堅持共建共享,推動建設一個普遍宁静的世界;堅持相助共贏,推動建設一個配合繁榮的世界;堅持交流互鑒,推動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堅持綠色低碳,推動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
我們真誠呼籲,世界各國弘揚宁静、發展、公正、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配合價值,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逾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逾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逾越文明優越,配合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
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中國人民願同世界人民攜手開創人類越发美好的未來!
十五、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再起,要害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牢固恒久执政职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獨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经过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革新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情况考验将恒久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糜烂危险将恒久存在。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我們要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全面推進黨的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們黨堅守初心使命,始終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焦点。
(一)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全面、系統、整體加以落實。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確保全黨在政治立場、政治偏向、政治原則、政治门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黨的團結統一。完善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加強黨中央對重大事情的集中統一領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落實各級黨委(黨組)主體責任,提高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貫徹民主集中制,創新和改進領導方式,提高黨把偏向、謀大局、定政策、促革新能力,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增強黨內政治生活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持續淨化黨內政治生態。
(二)坚韧不拔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基础任务。全面增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論學習教育计划,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配合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坚持学思用领悟、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磨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事情的强鼎力大举量。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停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
(三)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範體系。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以黨章爲基础,以民主集中制爲焦点,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增強黨內法規權威性和執行力,形成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的機制。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完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以黨內監督爲主導,促進各類監督貫通協調,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准化、常態化,增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實效。發揮政治巡視利劍作用,加強巡視整改和结果運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用好問責利器。
(四)建設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高素質幹部隊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有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幹部隊伍。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爲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賢,把新時代好幹部標准落到實處。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選拔忠誠幹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堅持把政治標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實幹部政治素質考察,突出把好政治關、廉潔關。加強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注重在重大鬥爭中磨砺幹部,增強幹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衆本領、防範化解風險本領。加強幹部鬥爭精神和鬥爭本領養成,著力增強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能力,帶頭擔當作爲,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完善幹部考核評價體系,引導幹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推動幹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抓好後繼有人這個基础大計,健全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常態化事情機制,把到基層和艱苦地區鍛煉成長作爲年輕幹部培養的重要途徑。重視女幹部培養選拔事情,發揮女幹部重要作用。重視培養和用好少數民族幹部,統籌做好黨外幹部事情。做好離退休幹部事情。加強和改進公務員事情,優化機構編制資源配置。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加強對幹部全方位治理和經常性監督,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激勵幹部敢于擔當、積極作爲。關心關愛基層幹部特別是條件艱苦地區幹部。
(五)增强党组织政治功效和组织功效。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各级党组织要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把党的路线目标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把各领域宽大群众组织凝聚好。坚持大抓下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增强都市社区党建事情,推进以党建引领下层治理,连续整顿软弱涣散下层党组织,把下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碉堡。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推进事业单元党建事情。推进国有企业、金融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增强党的领导,增强混淆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事情,理顺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党建事情治理体制。增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業群体党的建设。注重从青年和工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生长党员,增强和革新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治理。落实党内民主制度,保障党员权利,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肃稳妥处置不及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六)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黨風問題關系執政黨的生死生死。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促進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帶頭深入調查研究,撲下身子幹實事、謀實招、求實效。锲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抓住“關鍵少數”以上率下,持續深化糾治“四風”,重點糾治形式主義、权要主義,堅決破除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爲。掌握作風建設地區性、行業性、階段性特點,抓住普遍發生、反複出現的問題深化整治,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督促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嚴于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對違反黨紀的問題,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涵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
(七)堅決打贏反腐敗鬥爭攻堅戰持久戰。腐敗是危害黨的生命力和戰鬥力的最大毒瘤,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敗問題産生的土壤和條件,反腐敗鬥爭就一刻不能停,必須永遠吹沖鋒號。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同時發力、同向發力、綜合發力。以零容忍態度反腐懲惡,越发有力停止增量,越发有效清除存量,堅決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堅決防止領導幹部成爲利益集團和權勢團體的代言人、署理人,堅決治理政商勾連破壞政治生態和經濟發展環境問題,決不迁就。深化整治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堅決懲治群衆身邊的“蠅貪”,严肃查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身边事情人员利用影响力谋私贪腐问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惩治新型糜烂和隐性糜烂。深化反糜烂國際相助,一体构建追逃防逃追赃机制。深化标本兼治,推进反糜烂国家立法,增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宽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洁净净做事,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不停取得更多制度性结果和更大治理效能。
同志們!時代呼喚著我們,人民期待著我們,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全黨必須牢記,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由之路,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曆史偉業的必由之路,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這是我們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至關緊要的規律性認識,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領和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巍巍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气勝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实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全黨要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基础宗旨,樹牢群衆觀點,貫徹群衆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堅持一切爲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始終保持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始終接受人民批評和監督,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不斷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协力。
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灼烁。全黨要把青年事情作爲戰略性事情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事情的熱心人、青年群衆的引路人。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爲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刻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同志們!黨用偉大奮鬥創造了百年偉業,也一定能用新的偉大奮鬥創造新的偉業。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牢記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幹、奮勇前進,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團結奮鬥!
《 人民日報 》( 2022年10月26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