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缙雲經聲論壇]川大楊繼瑞教授:深入評析當前經濟形勢及重慶使命
宣布时间:2019年10月21日 08:41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20191017日下午,西南大學經濟治理學院經濟研究中心舉辦第3期缙雲經聲論壇,邀請四川大學楊繼瑞教授,在B201報告廳舉辦了題爲“當前經濟形勢及重慶使命”的學術講座。講座由學院黨委書記、院長祝志勇教授主持。學院師生200余人參加講座。講座由西南大學中國西部非公經濟發展與扶貧反哺協同創新中心協辦。

楊繼瑞教授的報告分爲三部门: 一、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嚴峻挑戰:三大壓力疊加;二、“戰略競合期”配景下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三、重慶使命:積極爲國家的高質量發展做貢獻。

重庆经济高质量生长,取决于工业生长的高质量,其“芯片”是焦点技术、焦点产物。这样,重庆的农业、工业、服务业才会泛起盎然生机,才会蓬勃生长。研发和打造重庆经济的“芯片”,没有恳切是不行的;要有匠心,才气沉下心来;重庆经济的结构调整中,要有做事业的耐心;把产物工业做到极致,重庆经济基础才气牢固,这就是信心。——重庆要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擦亮重庆现代都市农业的金字招牌,凸显绿色有机大农业的“全子登科”即:“米袋子”“菜篮子”“肉丸子”“果盘子”“茶杯子”“奶瓶子”“菌笋子”“花仙子”“酒瓶子”“蜜罐子”“毛皮子”“药引子”“眼珠子”“氧离子”“钱袋子”等效应;实施精准扶贫,重点通过增强扶智、工业扶贫、金融扶贫、就業扶贫等帮扶措施,牢固和提升脱贫效应,实现重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生长。——重庆工业要以供应侧结构性革新促生长,为中国制造2025配套,加速智造之都,構建以綠色、戰略性新興産業爲主導的現代産業體系。制定産業“負面清單”,特別是鼎力大举發展新經濟産業與業態,讓綠色和科技在自身産業結構中饰演越來越重要的职位,真正做到“人、城、境、業、文”高度和諧統一。  ——重慶的現代服務業要實現生産性與生活性並重,要通過創新有效供給,著力補齊高速公路及城際軌道交通短板,以智慧都市的技術及體制機制,生産性與生活性服務並重,著力培育和優化生活性服務業業態,以形成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活性服務業的重要“芯片”和“核動能”。

 重慶要在堅持市場導向和資源禀賦優先前提下,在新産業、新業態、新技術領域加大投資力度,找准重慶經濟的支點,“撐杆跳”,以重點産業突破撬動重慶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重慶要鼎力大举發展民營經濟,以制定重慶“十四五”規劃爲契機,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差異發展,錯位競爭,優化營商環境,不搞“鈎、框、鋸”,將有限的資源要素集中配置到少數比較優勢産業,形成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産業。一方面,重慶經濟要推動“老樹發新芽”,加大傳統産業的提檔升級,與五區的都市群經濟協同配套;另一方面,抓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培育新增長點,促産業優化升級;抓動能轉換,向創新、品牌質量、新業態和新模式要新動能,促進重慶經濟的質效提升。同時,要注重在支柱産業的“前向”“旁側”和“回顧”效應,重在建鏈、補鏈、延鏈、擴鏈、聚鏈、強鏈下功夫,形成高質量發展的規模效益,實現“以特取勝”。

最後,楊繼瑞教授回覆了現場師生的問題,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