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应用经济学學科建設论坛|刘修岩:都市形态如何影响性别人为差距?—来自CHFS数据的证据
宣布时间:2023年03月21日 17:07   作者:李毅   责任编辑:宣布   审核人:高远东   浏览次数:

3月18日上午,東南大學國家發展與政策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劉修岩教授應學院之邀,于學院B201做了題爲“都市形態如何影響性別工資差距?—來自CHFS數據的證據”的學術講座。講座由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王定祥教授主持。


劉修岩在研究中發現“都市空間的橫向擴張將對勞動力市場搜尋匹配與供需結構産生重要影響”,利用中國都市幾何形態指數,結合2011-2019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的五期微觀數據,深入考察了以幾何形態爲表征的都市空間發展模式對勞動者工資收入以及性別工資差距的影響,探究了“都市幾何形態影響性別工資差距的微觀機制”、“改進都市幾何形態的測算战略”、“落腳于中國真實的都市幾何形態演化”等。


劉修岩詳細闡述了在研究設計環節控制變量的選擇。他認爲,理論機制應來源于微觀層面,對于一個宏觀層面的問題,應從微觀層面進行分析。隨後,他介紹了一種新型的都市幾何形態對測度要领以及多種穩健性檢驗要领,包罗考慮差异的回歸战略、更換差异變量指標、剔除部门特殊樣本、解決可能存在的內生性問題等。他指出,都市形態趨于松散化會降低勞動者工資水平,同時會擴大性別工資差距;松散的都市形態顯著增加了勞動力的通勤時間與距離,而女性勞動者對通勤成本更爲敏感,導致工資收入下降更爲明顯;同時,劣質的都市形態明顯阻礙了女性密集型行業的發展,進而拉大了性別工資差距。

在交流互動環節,與會師生踴躍提問,劉修岩都一一進行了詳盡解答,讓與會師生們深入了解了都市形態對勞動者工資的影響因勞動力流動性、技术以及居住位置等特征的差異存在明顯的異質性。整個學術講座,劉修岩教授循序漸進、深入淺出舉一反三地分享,現場反響熱烈。其分享內容,在當前推進以人爲焦点的新型城鎮化配景下,從都市規劃視角爲消弭性別不平等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新思路。